一般在放苗前半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,用量每亩 75 公斤。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,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,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,促进河蟹蜕壳生长。纳水后要及时施肥,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,透明度一般保持在 40~50cm 为宜,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,以免争食,为害幼蟹。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率,增加经济效益,先要培育扣蟹。为了把当年的大眼幼体达到商品蟹,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。选择水质良好,水源充足;注、排水方便,不漏水、不渗水、 淤泥少的池塘,面积不宜太大,水深不超过1.2米,池形东西向为好,阳光充足,大棚建设可参照农业蔬菜大棚建设方法。
螃蟹怎么吃?
一:吃脐。将蟹身翻转,腹朝上,露出腹部的一个白盖,雄蟹尖、雌蟹圆,把它从腹部扯下来,这时,你会发现这个盖与蟹相连的地方会带出一点点好东西:蟹黄。
二:开斗。沿蟹盖下边缘用力往上一揭,就打开了蟹斗(盖)。将蟹身放一边,先对付蟹斗里的黄。取出蟹泡(口器部分),再将黄放回壳里,浇上一点姜醋,一口气吃下。
三:吃蟹黄。蟹身正中的沟里,满是黄或膏,用小勺子舀着吃。蟹黄硬的部分有质感,而稀的部分,吱溜一声入口,大闸蟹的鲜香就这样慢慢在唇齿间融化开来。
四:吃蟹身。从蟹腹的空沟处将蟹掰成两半,以每条腿为柄,顺着蟹身的横格绩揣贯废卟肚诡莎韩极,轻轻一掰,横格里的肉就顺势露了出来,然后蘸上姜醋吃掉就ok了!
五:吃脚。把大腿上端咬开,再弄断大腿与小腿的关节,用力猛一吮,一条完整的大腿肉便在嘴里了。剩下的小腿分两段,在关节部位扭断,从头至尾细细咬咂。八只脚留下一只不吃,当工具—用小脚尖处剔肉,用得巧了,比牙签好。
六:品螯。大螯就是蟹钳,因为结构复杂,增加了剔肉的难度,也增加了取到肉的快意。先将钳用牙咬破,不能太碎。这样将壳剥开,露出里面的肉来。多余的肉还用剩下的那只脚的脚尖小心翼翼地将肉剔出,剔一点儿,吃一点。